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中國新聞網(wǎng)
手機查看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4億同胞,再一次,
以國之名,
祭民族之殤。
又一次站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匯點,
83年前的那場腥風血雨,
何曾忘?
2019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悍然侵占南京,
燒殺、搶劫、強奸,
千年古都生靈涂炭、血流成河,
“南京市內(nèi)簡直成了火海,到處都發(fā)生了火災!
屠戮,持續(xù)了整整六周,
每隔12秒,就有一條生命消失,
“從鄉(xiāng)下回城的路上一片狼藉,死尸在街上堆成了山!
30萬無辜同胞,
再未能看到淮水河畔春草生。
圖為幸存者夏淑琴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縱然從浩劫中逃生,痛楚的記憶也跟隨一生。
每憶當初,邁入耄耋之年的幸存者們,
就感覺“像死過一回地難受”,
沉浸在壓抑悲傷的情緒里,數(shù)日無法自拔,
然而,他們從未停止講述,
一次次用親身經(jīng)歷,揭露戰(zhàn)爭的丑惡。
“希望有生之年,日本政府親口對我說一聲‘對不起’。”
日本兵闖入夏淑琴家中,將其1歲的小妹妹摔死。她的父母、外祖父母及兩個姐姐也相繼被殺。夏淑琴躲在床上,被刺數(shù)刀后昏迷。一家九口,最后只剩她和四歲的妹妹。
……
數(shù)十載光陰無情流逝,
歷史見證者也在不斷凋零。
今年,又有4名幸存者離世。
登記在冊的在世幸存者僅剩73人。
幸存者照片墻上的燈箱,
一盞接一盞,熄滅。
當記憶回歸歷史,誰還在述說?
圖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幸存者照片墻。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令人憤慨的是,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
自宣布無條件投降至今,
仍對其侵略事實含糊其辭,
把自己描繪成二戰(zhàn)特別是核爆的“受害者”。
日本右翼還妄圖把育鵬社歷史教科書送入課堂,
美化侵略戰(zhàn)爭,宣傳錯誤史觀。
靖國神社更是成為宣揚“日本侵略有理”的“靖國史觀”的核心場所。
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
歷史真相豈容歪曲!
日本的種種舉動,
遭到日本國內(nèi)有良知的民眾唾棄。
日前,日本民間團體公開致信大阪市及各市村町教育委員會,
要求取締采用了9年的育鵬社教科書,
停止對孩子們的思想毒害。
日本兵后人山內(nèi)小夜子,多次參加和平集會,
希望傳播日本侵華歷史真相,
并將兩任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告上法庭。
在東京女性戰(zhàn)爭與和平資料館,
還堆滿了慰安婦的證言、法庭審判的記錄等。
館長池田惠理子的父親也曾參加過侵華戰(zhàn)爭,她說,
“我們想通過這個資料館告訴人們,日本應該如何承擔責任!
2017年12月,“南京大屠殺80周年證言集會”在日本東京舉行!紊偻 攝
國內(nèi)外多方也堅持“打撈記憶”,搜集史料證據(jù)。
數(shù)年來,數(shù)十名幸存者,
先后赴日參加證言集會,
“我們回顧歷史的真相,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冷靜地總結(jié)歷史的經(jīng)驗,共同去爭取和維護世界的持久和平!
“37分鐘”版馬吉影像被贈與南京,
比此前“17分鐘”版本包含更多重要細節(jié),
真實再現(xiàn)大屠殺陰影下的南京城;
德國采西林霍夫?qū)m日前還專門展出了《拉貝日記》,
提醒人們,日本遭原子彈轟炸的背景,
是日本在中國和朝鮮等地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
在世界各地,還有無數(shù)的“她們”,
以“慰安婦和平少女”銅像的形式,
提醒著日本政府,
受害者們,仍在等待一句真誠的道歉!
2019年8月,在德的韓國和日本民間團體舉行集會,敦促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道歉。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鑒往知來,共祈和平。
多年來,幸存者后代、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
用著不同的語言,發(fā)出同樣的心愿。
就算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
傳承活動,亦不曾間斷。
幸存者馬秀英的重孫女、“90后”馬雯倩,
主動加入了傳承記憶行動啟動,
參與史料整理、幸存者及家屬的慰問活動,
“看到(幸存者)爺爺奶奶們幸福的笑容,我很滿足,這是我的動力。希望老人家們看到后代之光,感到欣慰!
來自美韓伊朗等17個國家的73名國際友人,
成為了紀念館新一批國際志愿者。
“觀眾聽完講解后,記住一張照片、一個名字、一個詞,哪怕記住一個數(shù)字,都讓我覺得所做的事有意義。”
以《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為標志,
這段殘酷、沉重、真實的歷史,
已從個人記憶、民族記憶,
升為世界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高如琴(上左)、石秀英(上中)、路洪才(上右)、蔣樹珍(下左)、熊淑蘭(下中)、謝桂英(下右)。(拼版照片)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苦難,磨礪民族性格,
戰(zhàn)爭,撞響和平警鐘。
從當年的顛沛流離,到如今生活幸福,
那些歷史的見證者們,
仍在殷殷期盼——
“年輕人要努力工作,
小朋友要努力學習,
祖國強大起來,
我們才能有和平安穩(wěn)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