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
  • 山東手機報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號

  • 全國黨媒平臺

  • 央視頻

  • 百家號

  • 快手

  • 頭條號

  • 嗶哩嗶哩

首頁 >首頁內容 >大眾策劃

有理數丨非遺里的山東⑤傳統(tǒng)戲?。壕窦覉@與情感寄托

2024

/ 05/20
來源:

海報新聞

作者:

王錦川

手機查看

  編者按:

  山東擁有著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山東擁有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186項,位居全國第二位。這些非遺項目,不僅是山東文化的驕傲,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海報新聞有理數工作室解碼山東非遺的出圈秘笈,看這些熠熠生輝的匠心傳承如何在新時代煥發(fā)更加奪目的光彩。

  千百年來,中國民眾培養(yǎng)起了對戲劇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賴和原鄉(xiāng)情結。全球化背景下,鄉(xiāng)音鄉(xiāng)曲是中國人尋找情感寄托、身份認同和精神歸屬的對象,傳達鄉(xiāng)音鄉(xiāng)情的戲劇成為我們重要的精神家園。

  截至目前,山東省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錄入在冊的傳統(tǒng)戲劇已有33項。在這33個項目中,大平調占3項,四平調占2項,柳琴戲占2項,茂腔占3項,道情戲占2項,皮影戲占3項,呂劇占5項,山東梆子占3項,京劇、柳子戲、大弦戲、五音戲、一勾勾、二夾弦、柳腔、萊蕪梆子、棗梆、鷓鴣戲各1項。

  按照山東傳統(tǒng)戲劇被評為國家級非遺評定的年份劃分來看,分別為:2006年8項;2008年21項 ;2011年3項 ;2021年1項。

  大平調

  遍及冀、魯、蘇、豫、皖五省邊緣城鄉(xiāng),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大平調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板式、曲牌十分豐富,唱腔既生動又平易,高亢奔放、剛勁激越中不失婉約和諧、舒展優(yōu)美的韻味。大平調表演程式多樣,夸張中不失真實,豪放中更求完美,粗中見細,剛中寓柔,個性十分鮮明。演出劇目多據《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包公案》《楊家將》等古典小說改編而成,也有的取材于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

  京劇

  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演出內容,傳統(tǒng)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常演的在三四百個以上,其中《宇宙鋒》《玉堂春》《長坂坡》《群英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霸王別姬》《四郎探母》等劇家喻戶曉。

  四平調

  由豫東花鼓演變而成,后經過挖掘整理,吸收評劇、京劇、豫劇等的腔調發(fā)展而成,逐漸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風格。四平調以善唱而聞名,身段表演自成一體,演出時以高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四平調演出劇目達兩百余種,這些戲來自民間,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柳琴戲

  柳琴戲俗稱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稱,1953年正式定名為柳琴戲。柳琴戲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以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的影響發(fā)展起來的;一說是由江蘇海州傳播而來。柳琴戲傳統(tǒng)劇目非常豐富,共有本戲、折子戲180個,連臺本戲41個,代表性劇目包括《四平山》《八盤山》《鮮花記》等。

  茂腔

  流行于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最初為民間哼唱的小調,稱為“周姑調”,傳說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稱“肘子鼓”,據說是因民間藝人肘懸小鼓拍擊節(jié)奏演唱而得名。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東半島居民的喜愛。

  道情戲

  黃河流域流行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藍關戲是流傳于膠東半島的萊州及招遠等地的一個古老的高腔劇種,是弋陽腔在膠東的后裔。藍關戲上演的劇目有近百出,主要為《東游記》與《西游記》兩部大型連臺本戲。漁鼓戲中有道教文化、移民文化與山東地方文化的歷史遺存,為傳統(tǒng)民間文化發(fā)展流變的研究提供了鮮活的例證。

  一勾勾

  “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劇種。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種民間演唱藝術,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后來發(fā)展成登臺演出,并采用四胡為伴奏樂器,發(fā)展為戲曲形式,人稱“四根弦”。

  皮影戲

  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剪制形象并借燈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在表演皮影戲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用手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出故事,“影人”在藝人的操縱下,靠燈光透射映到白色布幕上,隨著樂器伴奏與唱腔配合,便成為“一口敘還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藝術形象。

  呂劇

  原名“坐腔揚琴”、“化妝揚琴”,系在山東琴書基礎上吸收民間花鼓、小曲、腔等發(fā)展演變而成,流行于山東和江蘇、安徽部分地區(qū)。它屬于鄉(xiāng)村藝術,演農家事,唱農家情,角色以小生、小旦、小丑這“三小”為主,唱詞和道白亦多取自民間用語,演唱時以墜胡、二胡、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

  山東梆子

  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它起源于山陜一帶的梆子腔,梆子越太行而入山東,最初流行至菏澤,形成曹州梆子;繼而東行,形成汶上梆子。20世紀50年代以后,《墻頭記》、《兩狼山》等傳統(tǒng)劇目經過整理改編,成為山東梆子演出的經典劇目,新創(chuàng)作的一批現(xiàn)代戲也在這一時期登上舞臺。

  萊蕪梆子

  是山東一種古老的地方劇種,它發(fā)源于泰沂山區(qū),流行于魯中、魯東廣大地區(qū),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萊蕪梆子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主要板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梆子戲”、“散板”四類,此外還有曲牌一百多個,內容十分豐富。萊蕪梆子具有豐富的劇目資源,共有演出劇目479種。

  柳子戲

  又名弦子戲,亦稱北調子、糠窩子,流行于山東、河南、江蘇北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的廣大地區(qū)。它由元明以來流行于中原地區(qū)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因其主要的說唱曲調“柳子”通俗易懂,影響較大,故被稱作柳子戲。柳子在清代中葉盛極一時,曾與昆腔、弋陽腔、梆子腔合稱為“南昆、北弋、東柳、西梆”。

  大弦戲

  又稱“大弦子戲”,主要流傳于山東西南部、河南東部和河北南部,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屬于弦索聲腔系統(tǒng),是在元明俗曲小令的基礎上融匯多種民間俗曲而形成的。大弦戲有傳統(tǒng)劇目三百余種,多取材于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其中的《石玉點將》、《包公私訪化州》等屬于稀有劇目。

  五音戲

  原名“肘鼓子”,發(fā)源于山東章丘、歷城一帶,流行于山東中部的濟南、淄博及周邊地區(qū)。其發(fā)生、發(fā)展、定型大致經歷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戲三個時期。五音戲表演時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調口語化,腔調旋律變化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后尾用假嗓翻高,稱為“云遮月”,極富抒情性。

  二夾弦

  廣泛流行于蘇、魯、豫、皖四省,因主要伴奏樂器四胡的四根弦分別夾著弓上所系的兩股馬尾演奏而得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二夾弦最初為紡棉小調,后經歷代藝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根弦”等劇種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二夾弦。

  柳腔

  形成于山東省即墨市西部大沽河流域,在山東半島廣泛流傳,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傳統(tǒng)劇目多表現(xiàn)男女愛情和悲歡離合故事,借以宣揚傳統(tǒng)倫理道德。柳腔清新質樸,風趣生動,受到流傳地群眾的熱烈歡迎,被譽為“膠東之花”。

  棗梆

  是山西上黨梆子流入菏澤后,在當地語言影響下發(fā)展形成的。棗梆的唱腔音樂屬于板腔體,曲調流暢,表現(xiàn)力強,有豐富的板式和曲牌,演唱起來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潑。其表演具有粗獷豪放的特點,與流行地的區(qū)域特性和觀眾的欣賞習慣正相吻合。

  鷓鴣戲

  起源于清乾隆年間,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上河村傳承,目前已經流傳了七代二百五十多年,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由村莊完整保存下來的稀有劇種之一。鷓鴣戲是模仿鷓鴣鳥叫聲發(fā)展而來的一個民間劇種,其特點是在每句的唱腔中加入似鷓鴣鳴叫一樣的拖音,婉轉悠揚。

  觀千年古風古韻,奏萬古弦歌不息。傳統(tǒng)戲劇傳承千古,立于世界舞臺盡展芳華。傳統(tǒng)戲劇各具特色,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彰顯了我國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資料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等

  文案:王錦川

  設計:高文

  策劃:魏鵬 馮世娟

責編:胡玥姣

審核:高娜

責編:高娜

相關推薦 換一換